查看原文
其他

那个被抓作弊就跳楼的孩子,反抗的到底是什么?丨头条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少年商学院 Author 刘轩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“少年商学院”(ID:youthMBA)作为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,少年商学院通过世界名校通识课帮助6-15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。

 


这两天有一则新闻让人唏嘘,山西中北大学大二学生时某补考中作弊被发现,他离开考场不久后,坠楼自杀身亡的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关注。我们暂且不论学校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对孩子进行规劝,孩子仅仅因为作弊被抓就跳楼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——孩子的心理防线极其脆弱,而这又跟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相挂钩。


以下文章,是哈佛心理学家刘轩关于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分享。


大家好!我是心理学家刘轩,我今天分享的话题是孩子的抗挫力与自尊心。父母从小对孩子的抗挫能力的培养,其实是非常重要的。同样,我们的社会也非常需要“自尊教育”。



要关注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整体环境

而不是仅仅区别yes or no


我先分享教育界非常经典的一个实验—棉花糖实验。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,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在幼儿园进行了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,研究对象是4岁左右的儿童,他们找了几百位儿童进行实验。



研究者对儿童说:“我现在给你一颗很喜欢吃的棉花糖,我先出去一下,如果你能等我回来再吃,我会再给你一颗。如果你现在吃了,你就只有这一颗。”


结果发现,只有1/3的孩子能等15~20分钟左右,等研究者回来再吃。真正有意思的是,当他们多年之后再去做追踪,发现凡是当年等研究者回来的孩子,长大后普遍来说成绩和人缘比较好,比较有自信,受教育程度比较高,他们更容易完成各种人生的计划,甚至他们的身体里的体脂肪都比较低。


延迟满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,有很多心理学实验也发现,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小孩,未来的成就普遍来说比较高。这个单一的因素被无限地放大,很多教育界的人认为,我们就是要去训练孩子们延迟满足的能力。



但它真的是最关键的吗?


坦白说,一个人能否拥有成功、美满的人生,背后有非常多的因素。WalterMischel博士也认为,我们要看孩子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抵抗诱惑,不能只关注他们是否能够抵抗诱惑。


他发现,能抵抗诱惑的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技巧帮助他们分心,例如给自己唱歌,或者安慰自己,跟自己说:“你再等一会就可以有更多糖果吃了。”


这可以延伸到“如何提升孩子抗挫力”的问题,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,我要用一个系统,或一种方法来训练我的孩子,要有系统地让他遭受挫败,提升他的抗挫力。我不能说不好,但这只对于某些孩子有效,我们要关注的应该是孩子所处的整体环境。



三个真实的故事

避免我们因果倒置


人生充满了考验和挫折,那挫折会从哪里来呢?我和大家分享三个真实的案例,看看不同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分别是什么。



第一个案例的主角是一个中学的男孩,他的家境相当好,从小身边就有保姆和司机,还专门请了家教,每天行程满满的。他每天能见到父母的时间很少,性格也比较内敛,喜欢自己去研究事情,相当地聪明,功课也不错。


但可能是比较内向的缘故,在学校被一些同学排挤,虽不至于到被霸凌的程度,但最起码不算特别受欢迎的一个人。


一天,有个不太用功的学生,在考试时偷偷问他问题,虽然他不想去理会这个人,但是两个人都被老师抓到,两个人都被罚了。后来,学校把男孩的父母请到校长室,父母和学校沟通后解决了这件事情。


但父母对男孩非常不满,跟他说:“我们在外面那么辛苦,就只是希望你能够把自己照顾好,我们给你的资源都还不够吗?你为什么要去给自己捅这种娄子?”之后,这个男孩变得更内向了。


后来,他迷上了一款电动游戏,甚至会整天跷课,泡在网吧玩游戏。直到某天,他的老师跟家里联络说,这个孩子已经不来上学了,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



第二个案例的主角是一个女孩,父母有知识水平非常高,很懂得栽培她。她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长得又漂亮,可谓前途无尽。


但高中时,她谈恋爱了,追上她的男孩无论是长相、才华或功课都差她一大截。原本乖巧的女孩变了一个人,开始跟家人唱反调,软硬不吃。


第三个案例的主角是个小学生,他从小就有一个蛮明显的好动倾向,情绪比较冲动。他的父母花了很长时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幼儿园,老师懂得怎么样跟他互动,知道怎么引导,给了他相当大的帮助。


但上了小学之后,老师比较严格,这个孩子突然发觉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,而且因为容易分心,做事情的速度非常慢。


有一天他妈妈也受不了了,就说:“你怎么就是个慢乌龟。”然后这个孩子说:“妈妈,你为什么叫我的外号和老师叫我的外号一样?”这时,妈妈才知道他的老师已经给了他这样一个绰号。



这三个案例说明,孩子的挫折点真的很难找,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挫折不只是一个点,往往是一条线,它是好几件事情连在一起所发生的,从而变成生活里的一整个“面”或者“体”,这或许才是孩子遇到的挫折。


举例来说,在第一个例子中,孩子的挫折点是什么?是不去上学?是电动游戏?还是那次被抓到的“作弊”?还是说他可能从小就缺少缺少父母所给他的一些真正的照顾,缺少一个能让他抒发情绪的环境。


再看第三个案例,孩子的挫折点是什么?或许我们说他有一个先天性的过动倾向,又碰到了一个经验比较不足的老师,给他起了一个外号,贴了一个标签,这样的标签一旦定下,可能非常难撕掉。


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挫折,它可能不是“因”,而是“果”。第二个案例,我想这个挫折可能是家长的。我们花了这么多心思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,结果她竟然选择了这样的男生。



不要总是打击孩子

要尽量加强“保护因素”


在这里,和大家分享一个“风险与保护因素”的清单,里面包含了很多因素,但不是绝对完整的,也不是按照某个顺序排列的。当我们谈到抗挫力时,必须观察整个体系,包括学校、家庭,还有孩子所处的各种环境,包括他自己的内心环境。



风险因素指的是,如果孩子在生活或是内心有了这些遭遇或想法,他未来碰到任何大改变或不好的遭遇时,他出错的可能性会比较高。


保护因素指的是,如果有这些元素,当孩子碰到挫折或危机时,他能安全度过的可能性就比较高,甚至这个保护因素可以让一些风险因素不会生效。


我想强调,有很多因素我们是无法改变的,例如某个内在的风险因素——孩子的体型异于正常,即天生特别胖或者特别瘦小,这会使孩子提早进入发育期。研究显示,这是个相当大的风险因素,这种心理层面的问题,不是家长能轻易改变的。


我们能做的是:尽量加强孩子的保护因素。例如,孩子和某个老师的交情特别好,某个老师特别喜欢他,身为父母,你可以和这个老师建立联系,让老师成为沟通的枢纽,当你无法跟孩子沟通时,起码有另一个人可以跟他沟通。



如果你发现有机会让孩子做一些社区服务,多让孩子去参与。根据我们的研究,这是一个相当好的锻炼个性以及建立自信、自尊的方法。


特别提醒大家,如果你发现孩子已经有相当多的内在和外在风险,这时候家长再去打击他的自信心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你无法确定孩子的心理层面是怎么样的,他可能已经有点自信心不足,正处于不稳定的时期。


挫折有很多不同的面向,可能是内在的,也可能是外在的,有很多挫折从表面上看甚至不像挫折。例如,孩子转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,这样的转变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。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,何尝不是一个挫折点?


我们首先要知道的一点:改变才是最大的挑战,也是所有挫折的开始,但“危机其实也可以是转机”。



我们需要“自尊教育”

六个方面建立孩子的“个性三角形”


那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呢?我们已经明确的是,它不是单一点的能力,而是一个整体,它可能是外在和内在一起造成的一个正向效果。我认为,要培养孩子的情绪恢复力、抗挫力,应该全面地思考。



重视“个性三角形”是一种提升孩子抗挫力方式,“降低风险因素”、“加强保护因素”与“提升自尊”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解决途径。 关于“降低风险因素”,正如前面所说,并不是每个风险因素都能被降低,或者说需要被降低的。这时你可以去加强保护因素,这个保护因素可以尽量去培养。而在三角形中间,是我认为最重要的:提升自尊。


“自尊”这个词很有意思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。有人觉得是自信,有人觉得是碰到挫折时坚强的自我意识,还有人觉得是当你上断头台时,还可以抬头挺胸地走上去,这也算是自尊。


我个人非常认同的自尊的定义源自一个“渴望”的定义,专门研究青少年自尊心理学者Donna Hicks博士说:“我们都有一种深切的人类本质的渴望,那就是被视为有价值的生命,我们都渴望被看见、被听见、在世界上受到认可、被理解。”这是自尊很妙的地方。



自尊也是双向的。因为当一个人是已经被看见、被听见、被公平对待、被认可、被理解时,他也更懂得这是每个人都应当有的自尊的权利。当你有这样一个认知和信念的时候,你也有高度的自尊。这样一个自尊的本质,即同理心。


自尊是人最基本的心理人权。在台湾这边有很多夜市,每次都会让你看到一个很痛心的景象,有些乞丐断手断脚地趴在地上,一直在那边磕头,说:“求求你,求求你们帮助我”,他基本上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尊严的位置上。



相对来说,我上次到东京的时候,在公园看到很多整齐帐篷,朋友告诉我:“这边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。”这些流浪汉一点都不像流浪汉,他们把自己打理得很体面,尽量地去保有一丝身为人的自尊。


在不同的文化中,自尊的展现不同。“自尊”非常重要,在我们的“个性铁三角”里,有很多外在/内在的保护/风险因素,但最终能支撑人走出困境的是人的“自尊”。


他必须懂得如何来关爱自己、懂得自己是有价值的,他必须要有这样的认知,也必须知道:每个人都是有价值,需要被肯定的。这种对“自尊”的认知可以支撑他的同理心,也可以帮助他去抵抗各种的挫折。



那“自尊”要怎么培养呢?我个人非常推荐,也希望未来我们社会里可以发展出一套“自尊教育”,在“自尊教育”里,应该让孩子知道,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尊;也要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应该被公平地看待。


自尊能让孩子懂得自重,也能因为自重做一些对得起自己的决定;自尊让孩子知道他们有办法能够改变现状;自尊也能够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


在自尊教育里面,我们尽量去发现孩子的性格优势,给予肯定,以性格优势为种子,去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重。一个懂得自尊的孩子,他会懂得为自己争取。他可能听完你的滔滔不绝之后,他会说“我可以说话了吗?”这不是跟你反抗,他还是听你说完了。



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有更多的自尊教育,或许某一天,当一个商人有机会能赚大钱,但他知道这么做会伤害到数万个无辜孩童的时候,他能够告诉自己,“无论这个钱是多少,我无法做这种亏心事,因为我有自尊,我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尊,而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。”


挫折不只是一个点,它不是单一的一件事情,而抗挫力也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力量,所以当我们要来培养孩子抗挫力的时候,我们要从多面向去培养,我们要降低风险因素,提升保护因素,更要培养孩子的自尊。


关于孩子的抗挫力培养,和整个社会的“自尊教育”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



作者 | 刘轩,哈佛心理学学者、《我是演说家》全国总冠军,整理自他在少商国际教育公开课上的分享。责编 | 刘婷排版 | 又又

2594889720@qq.com

最好的教育只做三件事 | 头条

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场景下,教师何以安身立命?

• 网课之后,教学的逻辑变了

▼ 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订购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